方有执曰:沉以候里,故在脾、胃为土实,谷气实也。其中有「浮者血虚」一句,必是衍文。
弦紧相类,惟恐人将弦作紧,将紧作弦,故并举相形以别之也。脾肾皆病下利,今趺阳胃脉浮涩,少阴肾脉如常,是病在脾不在肾也,何以知之?
见阳脉,谓见阳热脉也,阳热脉,即浮、大、数、动、滑类也。 若五藏元真通畅,人即安和,客气邪风,中人多死,千般疢难,不越三条。
风湿相搏,一身尽疼痛,法当汗出而解,值天阴雨不止,医云此可发汗,汗之病不愈者,何也?此承上条互详误下,以明湿家头汗之死证也。
冬至之后,得甲子日夜半,少阳之气始生,天渐温和,气之常也。盖大黄荡涤蕴热,伤寒中要药,王叔和云:若不用大黄,恐不名大柴胡汤。
前条腹满,以时减、时不减别虚实;此条腹满,以痛、不痛辨有余不足也。清邪居上,浊邪居下,大邪中表,小邪中里,□饦之邪,从口入者,宿食也。